您当前的位置:爱宝贝亲子网亲子资讯正文

《特别响,非常近》观后感,结局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09-16 00:04:47  阅读:1046 来源:网易科技 作者:马苏

  但凡触人痛处的题材,成败与否全在于叙事手法,无论二战的屠杀、唐山的地震或是911的阴霾,放之四海而皆准。当一个民族的伤疤被再次揭开,人们总是抗拒多过接受。若导演没有十足的把握讲一个好故事,那电影的意义便沦为旧创未愈、再添新伤般的精神屠戮。
  
  于是当911题材都被媒体、纪录片以及电影扒得体无完肤之后,时隔十年,这样一部《特响巨近》将我们再次带到了灾难现场,目的有些匪夷所思:将观众聚来哀悼恸哭么?
  
  能让人哭的电影不乏佳作:善良的忠犬八公,伟大的辛德勒,还有泰坦尼克号上的提琴手,不胜枚举。动人心弦的最重要一点是价值认同。《特响》无疑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用男孩的成长来让观众产生代入感是好的,可是廉价的煽情手法却给人一种严重的违和感,无怪乎不少人哭完之后大呼上当,算计到家的台词和剧情,工于心计的人设的配乐,不都是冲着观众的泪腺而的么?
  
  且不说让人哭就是佳作这种论调是否合理,电影的哭点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故事说好听点是一个男孩丧父后的成长蜕变,说通俗一点,却是这样:神经质男孩折腾自己和周围所有人,包括一个不能说话的老爷爷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可信度基本为负,就像是一篇关于911的高考命题作文,不幸地被诠释成了记叙文,言辞切切频击泪点,只不过通篇都是捏造的。这样的作品捧在手中,夸也不是,骂也不是,只好痛定思痛下手三星。
  
  其实电影的最大问题不在于导演的功力,戴德利无疑是一位好导演,他不用这部电影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从《时时刻刻》到《舞出我人生》,再到后来的《朗读者》,他的作品总是蕴含深情,将平凡却深刻的故事讲得满满当当,感人肺腑。这次的问题在于剧本本身,剧本就像一条洒好的面包屑,东一点西一点的小线索,小甜头,领着观众走向痛哭的深渊。虚有其形,内里则是一味的胡乱堆砌。一个灵感架起的空中楼阁,缺少的是实质性的动人细节和真实可信的体验。一味的煽情,手段就有点下作了。无关乎不少专业影评人士也这样认为:This is a movie which you want to punch on the face of. 这是一部让人看完胸闷得想挥拳相向的电影。
  
  布洛克和戴维斯两位女演员的演技基本无可挑剔,其他演员的演技倒也相对无懈可击,可惜的是用错了地方。汉克斯从头到尾就没什么存在感,马克斯·冯·西多这样骨灰级的演技派,只能演一个不能说话的老爷爷,却让新生代的男孩叽里呱啦说个不停,真是颇为遗憾。虽然男孩的表演不俗,可故事里他的性格还真是不讨喜啊。没有礼貌到处嘶吼,以至于IMDB上有不少人认为他患有孤僻症。要真是孤僻症到还能解释得通,关键是这是一个正常孩子,神叨叨起来大人都罩不住,嫌他烦,以至于他对妈妈说"I wish you were there" 的时候,我一边抹泪一边怨念:你在那里才对!而后来这孩子折磨老爷爷听完电话留言的那段我都要坐不住了,手法实在太用力过猛:男孩啊,求你放过老爷爷吧!别再折磨他啦!过分刻意露骨的煽情,真是看得让人如鲠在喉,心中戚戚然。
  
  《特响》在奥斯卡的逆袭,无疑说明电影还是有一定的制作水准。的确,从摄影、剪辑、配乐乃至表演来说,电影都在技术层级上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可是这不过是史蒂芬·戴德利的常规水平,抛开技术看电影的核心竟是空洞无物。许是期待太高吧,《特响》在心头竟然没有轰出弹坑,最后不过放出哑炮,成为豆友们戏称的“屁”-----特响超近,说的不就是它么?这就像是一件毫无适处的纪念品,华丽却毫无意义。
  
  911的阴霾慢慢散开,时隔十年,有的人走了出来,有的人伤仍带血,有的人和911或纽约八竿子也打不上,但当人们因为这样一部架空的电影交口相问:“今天你哭了没有?”的时候,不免还是觉得有点可笑,人们到底爱上的是电影本身,还是爱上了哭泣的感觉?这场精打细算的flash back,不过是虚华的空壳,哭完之后,又有多少人能思考些什么?
  
  廉价的泪点,不要也罢。
  
  
  PS:最后给了三星,不是哗众取宠另辟蹊径,只是觉得期待太高落差太大,页面上也一水的五星,来个三星泼点凉水,要踩的请小心轻放,谢谢。
特别响,非常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