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爱宝贝亲子网亲子资讯正文

揭秘古墓中不为人知的神秘机关暗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4-14 22:21:30  阅读:954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浚伟

  事实上最普通的反盗墓方式,是隐蔽墓址。使盗墓者不知其处,这是一种反盗墓的有效手段。“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又与帝王贵族追求富丽显赫的心理常规不相合。”古墓专家王子今介绍说,于是出现了另一种既炫耀其威权富贵,又努力“令后不知其处”的形式。这就是传说曹操的“疑冢”,其中多数并不作为真实葬所的,又被称为“虚墓”。历史记载中多见的所谓“衣冠冢”,有时其实也是一种“虚墓”。

  “除隐蔽墓葬之外,墓葬一般都力求坚固。如曾经普遍运用石质棺椁作为防盗措施。而古墓积石可能是更为通常、也更为有效的方式。”

  春秋晚期的太原晋国赵卿墓,墓圹的四角,每隔深1米左右,各放置着一块重约50公斤的大石头,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贴近椁室上部的填土。这些石块,显然是填墓时有意放置的。椁室周围都是堆积结构严密紧凑的砾石。墓圹内也有厚约1.2米的砾石层。这些砾石应是木椁周围使用剩下的积石,是有意识填在墓口上的。考古工作者判断,其作用,在于积石非常容易溃坍,使盗墓者难以进入。曾有许多盗墓者丧生于积石之中。

  “伏火”、“毒烟”、“机弩”杀伤盗墓者

  如果说,隐蔽墓葬和古墓积石是一种消极的防盗方式,那么,还有能够杀伤盗墓者的方式,如储水、积沙、伏火、毒烟、机弩等。

  王子今介绍说,在墓中储水,一旦有盗墓者进入,便将溺水而死。这种防盗的方式虽然最终会使墓遭到破坏,但盗墓者也不能逃生。不过,由于墓中注水实行困难,因此,这是一种并不多见的防止盗墓的形式。而较为多见的反盗墓形式则是在墓中大量储沙,以流沙预防盗墓者凿洞侵犯墓葬。

  而所谓的“伏火”,能够“飞焰赫然”,具有烧死盗墓者的效力。这种墓被称做“火坑墓”,是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墓葬。据分析,“火坑墓”出火的原因,可能由于墓室里埋藏的有机物分解,形成一种可燃气体——沼气所引起的。

  

  神秘的马王堆汉墓就是一座着名的喷火古墓。据介绍,1971年,长沙附近的解放军驻军正在挖掘战备工事,在工程进行到一座防空洞时,当用钢钎插进去的一瞬间,一股莫名的气体正从土壤里向外喷射,有一个战士觉得好奇,尝试着拿火柴去点,没想到一点就烧起来了,并冒出蓝色火苗,而且火力很大。后来在这里发现了着名的马王堆辛追墓。

  此外,在墓中置“水银池”,用水银挥发的气体毒杀盗墓者,是一种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反盗墓的典型史例。另据王子今透露,一位连云港的考古工作者在挖掘的过程中曾碰到过机弩,并且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描述。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些情况并没有写入当时的考古报告中。

  秦始皇陵防盗措施森严恐怖

  据了解,秦始皇在防止盗墓方面也苦费心机。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据说有空前复杂的形式:“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王子今认为,以机发之矢射杀盗掘者的方式,应当说是集中体现了当时最高水准的机械设计思想与机械制作技术。

  

  此外,司马迁关于秦始皇陵地宫储有大量水银的记载,除了史籍记载之外,在秦汉时期就有人通过盗墓实践而确实发现。如今,这个事实已经被考古学者和地质学者用新的地球化学探矿方法所证实。

  王子今教授认为,地宫中大量储注水银,或许也有以剧毒汞蒸气杀死盗掘者的动机。以当时人对于水银化学特性的认识而言,不会没有注意到汞中毒的现象,而利用水银的这一特性用于防盗设计,也是很自然的。

  墓主人对付盗墓贼最恐怖的三种“暗器”

  一、玄火洞,据说能喷射出巨大的火球,或者是长长的火龙,多数人认为这只是小说家们的杜撰,那么玄火洞真的存在吗?

  

  1972年,长沙附近的人们正准备在一个小山修战备工事,在挖地基钻探的时候,钻头钻空,从钻孔里冒出了呛人的气体,正好有个工人在边上划火柴要抽烟,结果“砰”地一声,一团火球在空中爆炸,然后就见一道蓝中带红的火焰,像一条蛇“哧哧”响着从钻孔里喷出来。有人以为遇到了传说中的什么妖怪,不过在场的老人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玄火洞”,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它叫火洞墓。后来在这里发现了着名的马王堆辛追墓。

  那么火洞墓的原理是什么呢?众所周知有机物在腐烂过程中,在缺氧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可燃气体——甲烷,也就是沼气。在墓室封闭得特别好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棺椁密封很严密的情况下,气体长时间聚集在棺材中,当棺材突然被打开时,沼气如果遇到明火,当然一点就着。这就是盗墓中常说的火洞。虽然挖掘火洞十分凶险,不过很多挖墓人却十分愿意碰到火洞,能出现火洞说明墓室是保存完好的。

  二、尸毒

  

  相信看过香港僵尸片的朋友都会对尸毒有着深刻的印象,染上尸毒的人不仅会皮肤溃烂,失去感觉,严重的还会浑身肌肉僵硬,变成活跳尸。据说这种东西只有用糯米、朱砂一类的物品才能去除,寻常药物对它根本没用。小说《鬼吹灯》中也多次提到,盗墓者在进入古墓中时会带上许多防护用具,以防感染尸毒。那么尸毒真的存在吗?

  话说宋末元初的时候,洛阳有一伙盗墓贼,为首的姓朱,这人有个绰号叫“朱漆脸”,为什么有这绰号呢?

  原来他在盗掘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时碰上了奇怪的事情:在他撬开棺木后,发现赵匡胤居然尸身未腐,他想取下赵匡胤尸体上束着的玉腰带,但是尸体太沉,没法硬取,他便想出了一个法子,绳子一头束在尸体肩下,一头套在自己的身上,面对着将尸体拉起来,乘势就把玉腰带解下来。不料,尸体这时竟喷了一股黑色粘液到他脸上,从此无法洗掉,变成了“朱漆脸”。

  

  这是史书中有关尸毒传说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说古人为了防腐,经常在临死前服下剧毒的药物,这样有助于尸体的保存。这种剧毒药物在人体内会腐蚀掉整个内脏,将其化成液状存留在体内。当有盗墓者搬动尸体时,尸身受到挤压,液体就会喷射从嘴里喷射而出,会灼伤人的皮肤,就形成了所谓的“朱漆脸”。

  三、流沙机弩

  在中国所有的考古报告中从没发现有关古墓机关的明确记载,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们真的从未碰到这些机关呢?其实不然。节目中王教授透露,据一位连云港的考古工作者说,他在挖掘的过程中就曾碰到过机弩,并且对当时的情形做了描述。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些情况并没有写入当时的考古报告中。

  

  此外,在古墓中确有流沙存在。河南省上蔡县的郭庄楚墓因为采用了奇特的防盗术。它采用积沙积石的方法,当盗墓者挖洞挖到积沙层,沙子会流到洞里,沙子流动会带动石头塌方,沙层中精心埋藏积石、最小的仅3公斤,最大的165公斤。这些石块形状不一,边角十分锋利,而且石块放置的位置也是精心设计的,大致可分为乱石层、蒙顶石层、贴顶石层、拦腰石层和卧底石层,可以防止盗贼从不同的部位进入。墓室顶层倒塌以后,大量沙石堆积在棺内,有效地防止了被盗。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