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爱宝贝亲子网亲子资讯正文

陶西平丨直面应战攻坚克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5-24 23:42:09  阅读:6686 来源:自媒体 作者:未来教育家杂志

原标题:陶西平丨直面挑战 攻坚克难

1800字

我们将陆续推送陶西平先生刊发于《未来教育家》杂志上的文章,致以深切缅怀。希望我们大家在阅读的同时,一起感受这位教育家的教育信念与情怀。

作为老一辈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深切关怀教育家成长,热切期待教育家群起。《未来教育家》2016年第2-3期课程改革系列报道:给成长无限可能——教育家办学视域下的史家教育集团课程改革探索,陶先生撰写了卷首文章《直面挑战 攻坚克难 》。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起步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发展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世界形势严峻、矛盾复杂的背景下,教育改革,包括小学教育改革慢慢的变成了关注的焦点之一。

现在是我国小学教育最好的时期:一是因为在 2011 年 国所有地区都已通过“两基”达标验收,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一项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一个13 亿人口的大国在全球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和 2000 年《达喀尔行动纲领》中提出的全民教育目标,使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二是因为随着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了有力的步伐,地区差距在缩小,城乡差距在缩小,校际差距在缩小,群体差距也在缩小。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小学的课业负担也在逐步减轻,教育水平在逐步的提升。三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一批小学进行了多种教育改革探索,在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学组织、教育技术等方面做了许多前沿的改革试验。

但是,由于当代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转型期对人才和劳动力素质的需求,由于人民群众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改变命运的迫切愿望,基础教育承担着比过去更多的责任。又由于社会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和教育家对教育功能的期待多元化,不同社会阶层的家庭对教育的需求多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专家、学者对教育的评价与见解多元化,特别是由于媒体的多元化,对教育不同见解的交流、交锋从来就没像今天这样活跃,小学教育向何处去慢慢的变成了热烈讨论的话题。

教育难在面对许多相互关联但又相互制约的矛盾。比如:

国计和民生。作为国家大计,需要有计划地建设由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组成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民生,需要适应广大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跨过人才的门槛,改变贫困代际传递的需求。

公平和选择。作为社会稳定的调节器,需要推进教育的机会公平,要加强对入学范围和条件的控制以及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政策倾斜,也就是控制需求,而作为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选择性需求则永远难以控制,必须改善优质教育的供给。

规范和自主。教育需要建立良好的教育秩序,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严格管理,加强督导评估,但学校是办学主体,必须充分赋予办学自主权,学校才有活力,因此,有比较强的民主化呼声。如何做到简政放权,管而不死,放而不乱,也是难题。

共性和个性。我们的培养目标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百科观的全面发展的人。要提高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这些都是共性,但同时由于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与性向,个性化又成为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也是教育的难点。

目标和评价。当我们将教育目标确立为提高综合素质或者核心素养的时候,而评价方式如何相应地进行改变,也是难点。评价标准和方式与目标的背离必然导致教育目标与教育实践的错位。

当然,现在更多的议论是改革与发展的环境改变和自我改变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当前改革关键在于改变环境,没有宽松的环境很难推进改革;有的同志认为当前改革关键在于改变自我,因为所有成功的改革往往都是在突破环境障碍中实现的,应当增强自身的改革定力和担当。

教育正在面对着这些难题严峻的挑战,教育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要破解这些难题,处理好这些既紧密关联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必然要统一起来。

现在,党和国家格外的重视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正在努力创造学校改革的良好生态。在这种背景下,就凸显出教育家的历史使命。北京史家小学近年来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前任校长卓立同志奠基,现任校长王欢同志继承和发展,“和谐教育”的提出以及随后的教育改革实践正是应对和协调诸多矛盾的有益并有效的探索。而适应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所采取的学区化和集团化的举措,在史家教育集团内部多校并存的情况下推动协调发展,就更显现出“和谐教育”的现实意义。

“和谐教育”既强调了学生发展的和谐,又突出了教育过程相关因素的和谐。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无边界课程”正是将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创新。

“无边界课程”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创新,它将理念转化为课程,从而站在了现代课程改革的前沿。

课程问题,是学校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深深植根于现代学校的土壤。近年来,课程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最大关注点,也成为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争论的焦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2015 年9 月 19 日公布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围绕课程问题发表的工作文件,题为“处于争论和教育改革中的课程问题——为21世纪课程议题做准备”。这份报告总结了近年来关于课程争论问题的国际上的总体认同,从而勾画了新世纪课程改革的发展轮廓。

国际教育局的报告将课程的概念界定为:教育目标的体现、社会集体建构的产品、教育政策的支撑和教育改革的动力。即课程要具有目标性、广泛性、政策性和改革性。“目标性”是指课程应当明确体现教育目标,需要兼顾社会与个人学习发展的需求,清晰地将教育和发展目标表述出来;“广泛性”是指课程应当是社会广泛参与集体建构的产物,各利益相关者和教育系统需要全方位参与其中;“政策性”即课程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对教育政策提供支持;而“改革性”是指课程应当对教育改革发挥作用,通过课程改革推进学习变革的进程,推动教师角色的逐步转变。

“无边界课程”正是充分体现了报告精神。这一课程的创新打破了原有课程的边界,将课程由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拓展为学校全部教育活动的载体;打破了学校围墙的边界,使教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的责任;打破了学科边界,成为各学科跨界融通的新形式;打破了师生的边界,成为师生共同活动共同发展的途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不久公开出版的一份新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Rethinking Education: Towards aglobal common good?),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 1972 年出版了研究报告《学为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today and tomorrow) 和 1996 年 出 版了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之后,又一份很重要的报告。这份报告根据现代世界形势发展的未来需求,对知识、学习和教育重新下了定义。认为“知识”能够理解为个人和社会解读经验的方法。因此,可以将知识广泛地理解为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认识、技能、价值百科观和态度。“学习”能够理解为获得这种知识的过程。学习既是过程,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的结果;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努力。学习是由环境决定的多方面的现实存在。“教育”能够理解为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学习。但也可能是“发生在工作场所(例如实习)、地方社区和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活动,以自我指导、家庭指导或社会指导为基础”。

基于上述观点,报告提出了人文主义方法,强调:“必须在最新的伦理和道德基础上制定综合性教育方法,在不断变化的全球教育格局中,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摆脱盲从至关重要”。

“无边界课程”将信息、认识、技能、价值百科观和态度融为一体,摆脱了二元化的传统教育方式,不正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吗 ?

教育改革的难点在于先进教育理念的落地生根。“无边界课程”已经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形成一整套的可操作体系,成为教师教育活动的依据,并且在各项活动进程中进行着“微创新”,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这项改革正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无限的可能,也为集团内部学校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我想,这就是当代教育家的使命,也是当代教育家的追求。

来源丨《未来教育家》2016年第2-3期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